廚房是個既費事又費錢的地方,不大的空間內要擺滿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外,還要有充足的活動空間。
今天介紹一下廚房布局的避坑設計,及櫥柜便捷收納的設計秘訣,希望給大家?guī)盱`感~

避坑一:

面對面廚房操作臺和后面的櫥柜之間的過道有幾厘米?如果只有一個人進入廚房,過道寬度有80厘米就足夠了。
如果經(jīng)常是兩人同時站立,過道最好有100厘米左右。另外,要調整位置,將冰箱放在廚房的入口側方便家人開關取物。
避坑二:

清爽整潔的廚房臺面一定每個人都很向往,但是實操中有很多需要臨時放置的物品。
在臺面下方有一層開放式架子會很方便。物品根據(jù)用途分來,統(tǒng)一放在架子里,即能解放臺面空間,又隨手就能取用。
部分必須放在臺面上的東西,可以用收納筐放置,這樣即使一直放著也不會顯得雜亂。
避坑三:

廚房操作臺將廚房與餐廳區(qū)域分隔開來,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,做飯的人需要多次來回走動,盡管可以與家人進行面對面交流,但動線過長帶來了不少麻煩。
為了減少往返,可以將在餐廳使用的東西放在餐廳的收納處。
櫥柜設置技巧:

面對面的廚房中有兩個適合存放餐具的空間。建議將兩個主要空間用作櫥柜。
①廚房的黃金區(qū)
②低頻收納區(qū)(適用于存放餐桌用物品,和廚房不經(jīng)常使用的物品)
訣竅一:

在靠背柜臺的黃金區(qū)域設置抽屜式櫥柜。
注意與洗碗機的距離!黃金區(qū)是站在洗碗機前就可以將碗碟歸位的距離。
推薦使用深柜,這樣便于通過更改高度,存儲不同大小和深度的餐具。
訣竅二:

黃金區(qū)域的開放式櫥柜。
對于經(jīng)常取用的物品,建議在視線高度準備一個沒有門的開放式架子,高度保持在身高可及范圍內。
建議深度為30到35厘米,深度過深不便于拿取物品。
訣竅三:

在餐桌附近收納使用頻率低的餐具,如果來客時用的餐具。
可以做成玻璃門,把喜歡的餐具變成裝飾。
如果沒有可以設置櫥柜的空間,可以根據(jù)實際選擇移動式的置物架。
(版權說明:本文為原創(chuàng),文中圖片源自Pinterest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