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沒有一種感覺,廁所就算天天洗,一段時間后就會有怪味出來。這并不適因為廁所臟到洗不干凈,也絕不是只有馬桶才會發(fā)出臭味,找到異味的來源是首要任務(wù),才能想辦解決這些容易散發(fā)出臭味的地方。那么廁所哪些地方最容易有異味呢?針對這些地方我們可以怎么除臭?有沒有什么小物件輔助除異味?

硅膠防臭地漏芯
地漏里最容易反味,雖然當(dāng)初裝修的時候選擇了深水封地漏。但這么多年過去了,不知道是因為地漏臟了,還是因為水封損壞,反正是起不到防臭的作用了。地漏防臭的關(guān)鍵,在于地漏里面的那個芯。掀開上面的篦子,直接提拉或者旋轉(zhuǎn),就能把舊芯取下來——如果能直接看到里面的管道,證明里面壓根沒有芯。不管是剛剛把芯取下來,還是沒有芯,都可以自己去網(wǎng)上買一個新的芯裝上。建議直接買硅膠款,試了很多種材質(zhì),發(fā)現(xiàn)這種地漏芯的防臭效果最好,而且價格也最低。缺點就是壽命短,不過無所謂了,大不了每兩三年就換一個。
防臭排水軟管
不能從縫隙里出來,豎管里的味道就會繼續(xù)向上走,通過洗手臺的下水器出來。剛買了密封圈的那幾天,每天早晨刷牙都伴隨著一股股又臭又悶熱的風(fēng),別提有多惡心了。
所以下水器防臭也是必不可少的,應(yīng)對這個有兩種選擇,一種是直接購買防臭下水器,這東西價格不菲。而且我使用后覺得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,味道確實是沒有了,但是很容易堵塞(大概是因為內(nèi)部防臭結(jié)構(gòu)比較復(fù)雜)。另一種選擇就是改變排水軟管,在排水軟管上加一個U型存水彎,利用水封防臭。這東西效果不錯,而且價格便宜,自己動手就能更換,比較推薦。
豎管密封圈
洗手臺下面的排水管,是直接探出地面的,被稱為“豎管”。洗手臺的下水器連接著一個排水軟管,軟管直接插在豎管里排水。注意,不是“接”,而是“插”。插在豎管里的排水軟管四周很松,豎管里反上來的味道進入房間,這個過程可以說是暢通無阻。所以我們要做的,就是給它一點阻力:大概三五塊錢,就能買一個硅膠密封圈。把密封圈先套在軟管底部,再插入豎管。這樣軟管和豎管之間就不再留有縫隙了,軟管也會更牢固,不用擔(dān)心哪天會自己掉出來。
一些家庭喜歡在廁所放垃圾桶裝廢棄的廁紙,其實大可不必,廁紙是可以很好的融入水里,平常的量是不會堵塞馬桶的,所以沒必要單獨丟棄。而且基本上會積累到一定數(shù)量才拿去丟棄,這樣只會污染廁所的環(huán)境,給病毒和細菌的繁殖創(chuàng)造有利條件。研究微生物的專家認為,廁所里放廢紙簍會增加細菌繁殖的幾率,給健康帶來隱患。